亚洲色婷婷六月亚洲婷婷6月-国产av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国产丝袜人妻一二区-97人妻人人揉人人躁人人-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噜噜-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av影院

現代資訊現代實驗室裝備網
全國服務熱線
400-100-9187、0731-84444840

做了科研,就沒了生活?

   2019-06-24 923
核心提示:這篇文章應該從幾年前的一件事說起,當時筆者剛成為研究生,第一次參加中國化學會學術年會,很有些興奮。會場里國內外的教授都有
 這篇文章應該從幾年前的一件事說起,當時筆者剛成為研究生,第一次參加中國化學會學術年會,很有些興奮。會場里國內外的教授都有,報告內容反正也不怎么聽得懂,就光注意演講者的外表了。先是一個國外教授作報告,大概四五十歲年紀,短發(fā)梳的一絲不亂,一身深灰西裝很是精神;緊接著是一個國內的教授,差不多年紀,不吹不黑,頭發(fā)長短看著至少一個月沒理過了,還有一小部分蓬了起來,襯衣也有點皺,胡子拉碴,感覺就是頗有些“不拘小節(jié)”。當時以為是個例,不過當筆者串了幾個會場,卻發(fā)現這種“不拘小節(jié)”的學者可不少見,而相比之下,那些剛剛歸國的教授和作報告的學生反而穿著更干凈利索。當時就在考慮,難道在國內做科研真的會忙到選一件得體的衣服、整理一下儀容的時間都沒有了?還是他們沉浸在科學之中,根本不會注意到其他事情?

不光是老師們如此。最近筆者還無意間發(fā)現,進實驗室不到一年的小師妹也開始像我們這些老油條一樣因為實驗不順而飆臟話,而且小師妹以前養(yǎng)眼的精致淡妝也逐漸簡單粗暴化,直到如今徹底素面朝天。做科研難道真的就沒有了業(yè)余時間?難道一定是段辛酸史嗎?“對比我們這些實驗汪,互聯網公司的996完全太輕松了好不好!”面對這個問題,寢室里躺在床上回血的兄弟在哀嚎,“實驗沒結果,文章沒接受,畢業(yè)沒把握,誰敢歇著!”

 

做了科研,就沒了生活?

這不是我們實驗室的小師妹。圖片來自網絡

說的也是,研究生有研究生的壓力,而導師們的壓力更大,基金申請、評職稱,尤其是所在單位實行“非升即走”制度要面對Tenure Track考核的導師,“publish or perish”真不是一句玩笑話。如此重壓之下,誰又能真的放下手里永遠做不完的實驗“浮生偷得半日閑”呢?

近來看到英國帝國理工大學的Mattias Björnmalm博士在Science 的“WORKING LIFE”欄目發(fā)的一篇評論“Taking a break is hard work, too” [1],深有同感。Björnmalm提到了自己讀博期間的一件事,當時他和導師在咖啡店里討論問題,導師提醒說“我們需要更聰明地工作,而不是更努力地工作”,這給了Björnmalm很大啟發(fā)。在他以前的觀念中,或者在整個學術圈的文化中,長時間地工作似乎一直是研究人員的標配。這一段談話讓Björnmalm明白在科研中新穎的想法并非來自一個承受著巨大壓力的頭腦。他平時通過漂流、玩電子游戲或者做一頓美味的晚餐讓自己放松,發(fā)現自己最好的想法幾乎總是在大腦放松之后想出來的。適當的休息就是聰明的學習!

舉個例子,看看Björnmalm當年讀博士時候的“新穎想法”。他們?yōu)榱搜芯坎煌亓l件對于金屬有機框架(MOF)材料生長的影響,帶著材料從4000多米的空中跳傘,希望開傘前的自由落體能給MOF一段時間的微重力環(huán)境。具體實驗設計和結論,可以去讀他們最后發(fā)表的論文 [2]。筆者這里要感慨,這是不是就是傳說中“玩著玩著就把論文發(fā)了”?

 

做了科研,就沒了生活?

 右手緊握樣品、自由落體中的Mattias Björnmalm。圖片來源:University of Melbourne [3]

數年后Björnmalm在教育自己的學生時,也把這樣的理念傳遞了下去,無論因為好奇或者熱情做科研,都不應該讓自己工作到精疲力竭,這樣只會逐漸磨滅你的初心。工作與生活的平衡會對自己的研究有促進,并且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做了科研,就沒了生活?

 Mattias Björnmalm博士。圖片來源:Imperial College London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

愛爾蘭都柏林圣三一學院的Jonathan Coleman教授就曾在陪兒子玩橡皮泥時獲得靈感,用橡皮泥和石墨烯納米片開發(fā)了一種敏感度很高的電力學傳感材料,收獲了篇Science(點擊閱讀詳細https://www.x-mol.com/news/4425)。

美國斯坦福大學的Manu Prakash教授基于兒時玩具的啟發(fā),在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上發(fā)文報道了一種成本僅20美分、無需用電、僅由紙和線構成的離心機,轉速高達125,000 rpm,離心力達30,000 g,可以在不到1.5分鐘的時間內將血漿和血細胞分離開(點擊閱讀詳細https://www.x-mol.com/news/4746)。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楊陽教授團隊在喝咖啡時一句“給鈣鈦礦喝咖啡”的玩笑話,給了團隊靈感,他們隨后在Joule 上報道咖啡因的引入能讓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展現出更高的光電轉換效率和更好的穩(wěn)定性(點擊閱讀詳細https://www.x-mol.com/news/17163)。

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梁康博士及新南威爾士大學/劍橋大學侯經緯博士團隊在探訪金庸先生的紀念碑時,突然聯想到了金庸小說《倚天屠龍記》中張三豐傳授張無忌太極拳法時的場景,從太極拳要義聯想到了提高ZIF材料化學穩(wěn)定性的新思路,最終在Chem 發(fā)文報道了引入柔軟且不穩(wěn)定的生物大分子的“以柔助剛”策略(點擊閱讀詳細https://www.x-mol.com/news/17290)。

 

筆者自己也有類似的情形。有一次,制備的納米材料表征之后發(fā)現形狀是自己想要的,但是熒光信號怎么都對不上,無論調溶劑比例、溫度等等就是做不出來。筆者那時候也是死腦筋,不信自己做不出來,各種嘗試,實驗做的昏天黑地,最后連導師都看不下去了,讓筆者放假休息幾天之后再說。結果,在放假之后的第三天,與朋友聚會喝啤酒的時候突然想到,是不是溶劑純度的問題?換了溶劑之后果然拿到了想要的數據。還有一次,聽院里的大牛教授做報告,他專門強調周日不要去聯系他,那是他自己安排生活的時間,不會帶手機,也不會看郵件。結合自己此前的經歷,筆者也跟風把周日作為瘋玩的時間?;蚴侨逵讶擞紊酵嫠蚴乔驁錾虾沽鳑驯?,或是宅在寢室打游戲、看球賽,大呼小叫嗨起來。也不知道是不是這個方法的效果,研究生做的成績還不錯。

做科研不容易,筆者想套用一句雞湯文,“這不是一次百米競賽,而是一場馬拉松”,沒必要每時每刻都全力沖刺??偸窃谧鍪?,不代表總能做對事。累了就好好放松放松,張弛有度,相信科研終會越做越好!

 
標簽: 科研 生活?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