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婷婷六月亚洲婷婷6月-国产av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国产丝袜人妻一二区-97人妻人人揉人人躁人人-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噜噜-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av影院

現代資訊現代實驗室裝備網
全國服務熱線
400-100-9187、0731-84444840

北京大學高寧研究組發(fā)表一篇Nature

   2018-07-09 北京大學新聞網1160
核心提示:近日,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生命科學聯(lián)合中心高寧教授課題組與香港科技大學戴碧瓘教授課題組合作,在《自然
        近日,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生命科學聯(lián)合中心高寧教授課題組與香港科技大學戴碧瓘教授課題組合作,在《自然》(Nature)雜志以長文形式發(fā)表題為“Structure of the origin recognition complex bound to DNA replication origin”的研究論文,報道了結合有復制起點DNA(ARS305)的釀酒酵母起點識別復合物(ORC)3-分辨率的冷凍電鏡結構。此高分辨率結構不僅為理解酵母ORC如何識別和結合序列特異性的DNA復制起點提供了分子基礎,同時也闡明了ORC如何通過彎曲DNA來進一步加載DNA復制解旋酶MCM2-7的分子過程。

  DNA復制起始在真核生物細胞體中受到嚴格精密調控。DNA復制啟動因子首先結合到DNA復制起點,以加載DNA復制解旋酶MCM2-7復合物到DNA上,隨后MCM2-7被激活,DNA雙鏈被解螺旋,從而啟動DNA復制。真核生物的復制啟動因子ORC由六個亞基組成。所有真核生物都是利用ORC來標記DNA復制起始的位點。除了在基因組穩(wěn)定性以及腫瘤的發(fā)生發(fā)展中顯而易見的重要作用,人源 ORC復合物的多個亞基(包括ORC1,ORC4,ORC6,Cdc6)的功能缺失突變都和一類罕見遺傳發(fā)育疾病直接相關(Meier-Gorlin syndrome,MGS)。MGS患者在胚胎期生長遲緩并伴隨多種發(fā)育畸形,出生后發(fā)育也嚴重受阻并導致身材矮小、小耳癥、膝蓋骨缺失等。

  雖然在不同的真核生物中,ORC的蛋白質序列高度保守,但是ORC對DNA復制起點序列的選擇性在不同物種間差別很大。釀酒酵母的ORC可以識別特異的DNA復制起點,而人源細胞的ORC結合的DNA序列卻沒有序列特異性,主要依賴染色體結構識別復制起點。ORC序列識別差異背后的分子機制,也一直是個未解之謎。造成這種局面的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多年來一直缺少ORC結合DNA的高分辨結構。已經發(fā)表的關于ORC結構中,要么復合物中沒有DNA,要么分辨率較低,不足以提供足夠的細節(jié)信息,我們仍然無法推測ORC與DNA是如何相互作用從而實現其功能的。為了解開這個謎團,高寧課題組和戴碧瓘課題組克服一些技術難題,合作解析了釀酒酵母ORC結合DNA復制起始位點3-分辨率的冷凍電鏡結構。

  (a)ORC-起點DNA復合物冷凍電鏡結構;(b)復合物結構中DNA在ACS以B1區(qū)域的兩次彎曲

  本文解析的ORC-ARS305 DNA復合物結構中,ARS305包含一段ARS高度保守序列(ARS consensus sequence, ACS)和一段B1元件序列,長度為72 bp。在這個結構中,ORC的六個亞基通過與磷酸骨架的非特異性以及與堿基的特異性相互作用環(huán)繞DNA,并在ACS和B1位點使DNA發(fā)生彎曲。該結構的一個關鍵特征是Orc1的保守堿性氨基酸區(qū)域(Orc1-BP,basic patch)深深地插入ACS的小溝中進行序列特異的堿基識別。另外,酵母特有的具有物種特異性的位于Orc4 Wing Helix結構域(WHD)中的Helix Insertion(Orc4-IH)嵌入ACS的大溝中,與相應的堿基形成疏水相互作用。重要的是,在ACS區(qū)域形成的這些堿基特異的相互作用的堿基都非常保守。此外,在B1區(qū)域中,也有類似的來自Orc2和Orc5的堿性氨基酸區(qū)域插入到大溝和小溝中,與堿基相互作用,并使DNA彎曲。因此,釀酒酵母ORC高度序列特異性主要是通過ORC亞基的大溝、小溝插入基序與ACS保守堿基之間的特異性相互作用實現的。序列比對分析顯示,所有真核生物Orc1的N端都具有類似釀酒酵母的Orc1-BP;然而Orc4-IH卻只在釀酒酵母中存在。這些發(fā)現,很大程度上解釋了不同物種ORC識別起始DNA特異性差異背后的原因。

  高寧以及戴碧瓘、香港科技大學翟元樑博士(現為香港大學助理教授)為本文的共同通訊作者。高寧組的博士后李寧寧、博士生程稼萱以及戴碧瓘組的博士后林偉熙、翟元樑為本文的共同第一作者。高寧組的成二超(2017年已博士畢業(yè))和戴碧瓘組的博士趙永倩參與了研究工作。冷凍電鏡數據收集工作主要在北京大學電子顯微鏡實驗室(冷凍電鏡平臺)完成,平臺的李雪梅老師和物理學院的余大啟博士在數據收集過程中提供幫助;國家蛋白質科學(北京)設施清華大學冷凍電鏡平臺為本課題的早期研究提供支持。冷凍電鏡數據處理主要在北京大學高性能計算中心完成,平臺主管樊春老師亦提供幫助。本論文得到科技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香港研究資助局、中國博士后基金的經費支持。李寧寧獲得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生命科學聯(lián)合中心優(yōu)秀博士后基金的資助。

  高寧課題組和戴碧瓘課題組從2013年開始合作,在真核生物DNA復制起始調控機制的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他們先后解析了酵母DNA復制解旋酶雙六聚體復合物Mcm2-7的3.8-的冷凍電鏡結構(Nature,2015)以及解旋酶加載到DNA前游離的Mcm2-7六聚體和Cdt1-Mcm2-7七聚體復合物的結構(Nat Struct&Mol Biol, 2017)。

  值得一提的是,這是北京大學冷凍電鏡平臺自2017年秋季正式運行以來,其產出的研究成果首次在國際頂級期刊上發(fā)表。ORC-DNA復合物的分子量為400kD左右,顆粒較小,分辨率可以達到3?,這表明北京大學冷凍電鏡平臺的硬件建設的初步目標已經圓滿達成。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