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省科技廳獲悉,該廳日前正式發(fā)布了湖南省重點實驗室2018年度報告。截至2018年底,正在運行的湖南省重點實驗室共272家,比2017年底增加了44家。其中,國家級重點實驗室18家、省級重點實驗室248家、省級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6家。

重點實驗室是創(chuàng)新體系的組成部分,也是基礎研究的重要陣地。
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底,湖南省重點實驗室分布在9個學科領域,其中健康科學、材料科學和信息科學三個領域分布居前三位,占比超過一半。湖南省重點實驗室共擁有高層次創(chuàng)新人才639人,其中兩院院士46人,長江學者60人。長株潭三市擁有湖南省重點實驗室234家,占比近9成。

該報告發(fā)布了湖南省重點實驗室在2018年的總體運行狀況,涉及承擔科研任務、科研產(chǎn)出、學術交流與開放共享、公眾開放等方面內容。
報告顯示,2018年,湖南省重點實驗室主持和承擔各類在研課題6178項,獲得研究經(jīng)費287558.96萬元,其中國家級課題占3成;獲得省部級以上獎勵258項,其中國家級獎勵12項;獲得授權發(fā)明專利3684項,在國內外重要學術期刊及會議上發(fā)表學術論文12079篇;共組織參觀、學生實踐、科普講座等多種形式的公眾開放活動21311次,開放對象主要為學生和普通公民,共68333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