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10時許,一輛閩D97581小汽車開到一條嶄新的檢測線上——發(fā)動、提速、減速,195秒之后,一份清晰的排氣污染物檢測報告從不遠處的打印機滑出。這輛車,成為福建省第一輛采用“工況法”進行尾氣檢測的汽車。
四條檢測線投用
昨天,備受市民矚目的廈門汽車“體檢醫(yī)院”——廈門市機動車排氣檢測中心揭牌,并正式投入使用。從這一刻起,中心的四條檢測線,將在全省率先實施“工況法”,全面系統(tǒng)地檢測機動車尾氣。
從過去的“單怠速檢測法”,到“雙怠速檢測法”,再到昨起實施的“工況法”,短短的兩三年時間,我市的機動車尾氣檢測技術實現(xiàn)了一次次質的飛躍。據(jù)介紹,目前在機動車尾氣檢測上,“工況法”是最科學、最為有效的——這一方法是指讓車輛在特定儀器上按一定速度,模擬道路行駛時進行檢測。
“雙怠速法”“工況法”同時服役
我市開始實施“雙怠速檢測法”,是在2009年1月。簡單地說,這種方法就是在汽車不踩油門和踩油門的兩種狀態(tài)下,檢測汽車排放尾氣中污染物是否超標,相對于之前只在不踩油門情況下進行的“單怠速”檢測,準確率大大提高。
最先進的“工況法”檢測尾氣,終于在昨天成為現(xiàn)實——以后,它將與其他檢測場所的“雙怠速檢測法”一道,共同運用在廈門機動車尾氣檢測中。
誤差超15秒,檢測報告作廢
安兜東路,檢測中心這幢現(xiàn)代化的建筑內,昨天一派繁忙景象。記者在檢測現(xiàn)場注意到,機動車駛上檢測線之后,經過勻加速、急加速、減速、空擋滑行等程序,檢測全程只需要195秒——專業(yè)人士說,這195秒其實是一個標準,當機動車檢測誤差超過15秒,檢測報告就得作廢。
一年可檢測4萬輛機動車
有了這種“苛刻”標準,以及檢測線上現(xiàn)代化的“取樣管”、“數(shù)據(jù)分析儀”,現(xiàn)在,我市機動車排氣檢測準確率上升了。
市環(huán)保局表示,今后,外地轉入二手車、黃標車年檢、各種高污染超年限車輛的尾氣檢測,都將轉移到市機動車排氣檢測中心進行。根據(jù)一期工程的檢測容量,中心一年可完成4萬輛機動車的檢測任務。
將成爭議案例的“裁判庭”
將來排氣檢測中心還將充當我市各類有爭議的檢測案例的“裁判庭”,同時為福建省機動車尾氣排放標準的制定提供數(shù)據(jù)來源。
作為市委市政府為民辦實事的重要項目之一,我市機動車尾氣整治的各項工作正在順利向前推進。
【同步新聞】
我市增設3個尾氣“電子眼”
位于中埔路、蓮前路、虎園路
記者昨日獲悉,近期我市已在市中心的3個路段新增3個“電子眼”監(jiān)測尾氣。
翔安隧道計劃增設“電子眼”
首批“電子警察”2007年在嘉禾路、興湖路2個路段率先“上崗”,在它們的“火眼金睛”下,每個月都有數(shù)百輛尾氣排放不合格的機動車被“繩之以法”。今年,我市在此基礎上,又新增了中埔路、蓮前路、虎園路3個“電子警察”。
市環(huán)保局表示,今后,我市還計劃在翔安隧道附近也將增設“電子眼”,狠抓機動車“黑尾巴”。
尾氣超標最高罰2000元
最近在市區(qū)主干道,人們??煽吹綀?zhí)法人員操縱先進的移動檢測儀器,對過往車輛的“黑尾巴”進行定量檢測。執(zhí)法部門說,對于超標排放尾氣的機動車,相關司機將受到200元至2000元的罰款——這一罰金,比過去的上限1000元,足足增加了一倍。需要提醒的是,無論是被“電子眼”還是被移動檢測儀器逮著,對于私家車來說,第一次罰200元、第二次500元、第三次800元,而超過三次,則一概罰款2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