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10日,國內(nèi)分析測試行業(yè)影響力最大的展會——北京分析測試學術報告會及展覽會BCEIA 2017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辦,整個展會將持續(xù)4天。
10月10日晚,BCEIA2017獎項公布,分別為2017BCEIA金獎(17名)、2017BCEIA新產(chǎn)品獎(22家企業(yè))。
中國分析測試協(xié)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新榮主持并介紹展覽招待會嘉賓。
中國科學院院士程津培致辭。
2018Pittcon主席Charles先生致辭。
BCEIA的日本合作伙伴、日本Jasis 專務董事松浦席先生致辭中表示感謝主辦方盛情邀請。2011年開始在學會上舉辦中日交流會至今,兩個學會一直保持良好交流。JASIS非常高興能在中日論壇上提供日本高新技術內(nèi)容,希望與BCEIA建立更加緊密的聯(lián)系。
一、BCEIA2017金獎
致辭結束后,中國工程院王海舟院士宣布“2017BCEIA金獎”共17名,名單如下(排名不分先后):
1、BAF-4000全自動四道原子熒光光度計(北京寶德儀器有限公司)
2、AES-8000全譜交直流電弧發(fā)射光譜儀(北分瑞利)
3、HGA-100直接進樣測汞儀(北京海光儀器有限公司)
4、SiO QuEChERS 自動樣品制備系統(tǒng)(北京本立科技有限公司)
5、SK-880火焰原子熒光光譜儀(北京金索坤技術開發(fā)有限公司)
6、SPE 1000 全自動固相萃取系統(tǒng)(萊伯泰科)
7、Mini β 小型質(zhì)譜分析系統(tǒng)(北京清譜科技有限公司)
8、ZDJ-400多功能電位滴定儀(北京先驅威鋒技術開發(fā)公司)
9、LIBRAS I激光誘導擊穿–拉曼光譜分析儀(四川大學、成都艾立本科技有限公司)
10、SparkCCD 6000型全譜直讀火花光譜儀(鋼研納克檢測技術有限公司)
11、RID100手持式拉曼光譜儀(合肥領譜科技有限公司)
12、D100杜馬斯定氮儀(濟南海能儀器股份有限公司)
13、iFIA7全自動多參數(shù)流動注射分析儀(聚光科技)
14、AMS-100移動式現(xiàn)場檢測質(zhì)譜分析儀(寧波華儀寧創(chuàng)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15、YC9000離子色譜儀(青島埃侖)
16、AJ-3000 plus全自動氣相分子吸收光譜儀(上海安杰環(huán)??萍脊煞萦邢薰荆?/p>
17、PQ001-20-015V核磁共振顆粒表面特性分析儀(蘇州紐邁分析儀器股份有限公司)
“2017BCEIA金獎”獲獎者合影
二、2017BCEIA新產(chǎn)品獎
中國分析測試協(xié)會副理事長再帕爾· 阿不力孜宣布“2017BCEIA新產(chǎn)品獎”共22家企業(yè),名單如下(排名不分先后):
德祥科技有限公司 | MR Hei-Tec 加熱型磁力攪拌器 SNE-4500M 臺式掃描電鏡 GeneVac S3 HT 溶劑蒸發(fā)工作站 Hei-TORQUE Precision 100 頂置攪拌器 Hei-VAP Precision ML 旋轉蒸發(fā)儀 |
克呂士科學儀器(上海)有限公司 | SDT旋轉滴界面張力儀 |
英特塞恩斯 | easySpiral Dilute自動稀釋接種儀 Scan® 4000全自動菌落計數(shù)器&抑菌圈分析儀 |
濱松光子學商貿(mào)(中國)有限公司 | C13534紫外可見近紅外絕對量子效率測試儀 C13272-02 MEMS-FPI光譜探測器 |
美國博純有限責任公司 | GASS-35便攜式煙氣分析預處理系統(tǒng) |
艾卡(廣州)儀器設備有限公司 | MINISTAR 80 control頂置式攪拌器 IKA Plate (RCT digital) 加熱型磁力攪拌器 |
賽默飛 | BIOS 16 大容量離心機 ISQ-EC 單桿質(zhì)譜 Vanquish Flex 二元系列UHPLC iBright FL1000 智能成像系統(tǒng) Automated Thermal Cycler自動化PCR儀 DXR2xi 顯微拉曼高速成像光譜儀 XL5 手持式X射線熒光光譜儀 iCAP TQ 三重四極桿ICP-MS TSQ Altis 三重四極桿質(zhì)譜儀 SeqStudio 基因分析儀 Varioskan LUX 多功能微孔板讀數(shù)儀 |
德國耶拿分析儀器股份公司 | contrAA®800 連續(xù)光源原子吸收光譜儀 compEAct 氮元素分析儀 Scandrop2 超微量核酸蛋白測定儀 InnuPure C16 touch 全自動核酸提取儀 qTOWER3 G touch 熒光定量基因擴增儀 SE 核酸提取試劑盒 |
賽多利斯(上海)貿(mào)易有限公司 | Prospenser&Prospenser Plus 瓶口分液器 |
天美(中國)科學儀器有限公司 | 普利賽斯390Hx 電子天平 日立F-7100 熒光分光光度計 愛丁堡FLS1000 熒光光譜儀 |
島津企業(yè)管理(中國)有限公司 |
ICPMS-2030 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zhì)譜儀 Nexera MX 平行液相 Nexera-i 方法轉移系統(tǒng) Nexera UC SFC/UHPLC 切換系統(tǒng) AIM-9000 紅外顯微鏡 GC-2010Pro 氣相色譜儀 GCMS-TQ8050 三重四極桿型氣相色譜質(zhì)譜聯(lián)用儀 Nexis GC-2030氣相色譜儀 ATLAS-USIS 全自動液液萃取平臺 LCMS-8045 超快速液相色譜質(zhì)譜聯(lián)用儀 |
安捷倫科技(中國)有限公司 | 1260 Infinity II Prime 液相色譜系統(tǒng) 7250 四極桿飛行時間氣質(zhì)聯(lián)用系統(tǒng) ADM 流量計 AdvanceBio SEC 色譜柱 A-Line 樣品瓶 IDP-3 干式渦旋泵 Agilent InfinityLab 純化解決方案 Intuvo 9000 氣相色譜系統(tǒng) XT液相色譜/質(zhì)量選擇檢測器系統(tǒng) 1260 Infinity II SFC 系統(tǒng) Ultivo 三重四極桿液質(zhì)聯(lián)用系統(tǒng) |
華質(zhì)泰科生物技術(北京)有限公司 | AP /MALDI(ng)UHR 常壓基質(zhì)輔助激光解析電離源 DART-TD 實時直接分析熱脫附系統(tǒng) Flowprobe 流動微萃取探針離子源 LESAPlus 靜態(tài)液滴萃取表面分析質(zhì)譜離子源 Pearl 超大分子MALDI檢測器 |
捷歐路(北京)科貿(mào)有限公司 | JSM-IT500 掃描電子顯微鏡 |
弗爾德(上海)儀器設備有限公司 | ELEMENTRAC ONH-p(埃爾特)氧氮氫元素分析儀 |
梅特勒-托利多國際貿(mào)易(上海)有限公司 | MP80 超越系列熔點儀 XPR10 超微量天平 |
歐波同有限公司 | AMICS 礦物特征自動定量分析系統(tǒng) |
天津博納艾杰爾科技有限公司 | OCTOPUS 純化制備色譜系統(tǒng) |
必達泰克光電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BWS475 透視拉曼光譜儀 BWS910 藥廠專用手持式LIBS無機鹽快檢儀 |
德國曼默博爾公司 | miniTOC Offline 總有機碳分析儀 |
利曼中國 | Lumin 吹掃捕集裝置 SW-X 微波消解儀 |
博賽德 | CDS7500S 熱解析自動進樣器 CDS6200 熱裂解器 Entech1900 多道在線采樣系統(tǒng) |
“2017BCEIA新產(chǎn)品獎”獲獎者合影
三、2017年中國分析測試協(xié)會科學技術獎(CAIA獎)
另外,2017年“中國分析測試協(xié)會科學技術獎(CAIA獎)”也在BCEIA學術會議期間進行了頒獎,共評出特等獎3項,一等獎9項,二等獎10項,三等獎11項,青年獎5項。名單如下(同一獲獎等級中排名不分先后):
序號 | 項目名稱 | 申報單位 | 申報人 | 獲獎等級 |
1. | 痕量環(huán)境污染物的篩查與溯源新方法 | 中國科學院生態(tài)環(huán)境研究中心 | 劉倩、史建波、劉麗紅、陸達偉、田永、劉愛風、黃秀、江桂斌 | 特等獎 |
2. | 微流控芯片-質(zhì)譜聯(lián)用細胞分析方法研究 | 清華大學化學系 | 林金明、李海芳、吳靜、陳秋水、劉武 | 特等獎 |
3. | 基于可控納米功能界面的單分子、單細胞分析方法研究 | 華東理工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 | 龍億濤、應佚倫、李大偉、曹嬋、錢若燦、馬巍 | 特等獎 |
4. | 先進仿生識別材料的構筑及生命分析新方法研究 | 南京大學化學化工學院 | 劉震、劉佳、李澧、別子俊、葉金、潘祥華、王雙壽、邢榮榮、陳洪淵 | 一等獎 |
5. | 微型離子阱質(zhì)譜關鍵技術研發(fā)及應用 | 北京理工大學生命學院,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所,北京市理化分析測試中心,東北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 | 徐偉、張玫、趙新穎、李大宇、翟雁冰、姜婷、賀木易、勾新磊 | 一等獎 |
6. | 基于界面作用的發(fā)光傳感器與分子探針研究 | 四川大學分析測試中心 | 呂弋、劉睿、宋紅杰、張立春、蘇穎穎、鄧冬艷、衣曉鳳 | 一等獎 |
7. | 基于納米材料的高性能電化學傳感界面的構建及應用 | 青島大學化學化工學院 | 王宗花、夏建飛、桂日軍、張菲菲 | 一等獎 |
8. | 基于DNA納米技術的生物傳感界面調(diào)控及生物檢測應用 | 中國科學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南京郵電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 左小磊、晁潔、柳華杰、李江、朱丹、王麗華、蘇邵、汪聯(lián)輝、樊春海 | 一等獎 |
9. | 毛細管電泳準確定量和精準篩選的新方法研究及應用 | 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北京理工大學生命學院,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北京市理化分析測試中心 | 康經(jīng)武、屈鋒、丁曉靜、趙新穎、張倩倩、李鳳、張艷梅、劉品多、李疆、牛夏夢 | 一等獎 |
10. | 單壁碳納米管和金納米顆粒光譜法的準確測量技術及應用 |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納米新材料計量研究所,國家納米科學中心中國科學院納米標準與檢測重點實驗室,北京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 任玲玲、吳曉春、葛廣路、高慧芳、紀英露、鄭裕東、姚雅萱 | 一等獎 |
11. | 水循環(huán)過程監(jiān)測分析技術集成及其在水資源調(diào)控中的應用 | 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流域水循環(huán)模擬與調(diào)控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林業(yè)科學研究院林業(yè)新技術研究所,華北水利水電大學 | 劉佳、王浩、嚴登華、李傳哲、翁白莎、秦天玲、于福亮、趙娜娜、穆文彬、田濟揚 | 一等獎 |
12. | 基于高通量多維色譜及高分辨質(zhì)譜的食品質(zhì)量安全篩查/鑒定集成技術及其應用 | 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食品安全研究所 | 張峰、國偉、許秀麗、馮峰、袁文峰、翟俊峰、凌云、劉通、聶雪梅、邢仕歌 | 一等獎 |
13. | 基于色譜質(zhì)譜的代謝組學新方法及臨床疾病研究 | 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 | 劉虎威、白玉、聶洪港、楊麗、翁瑞、申森森、李珉、張佳玲 | 二等獎 |
14. | 離子色譜新技術及應用 | 華東理工大學藥學院,浙江大學化學系,北京市理化分析測試中心,江蘇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動植物與食品檢測中心 | 楊丙成、朱巖、章飛芳、趙新穎、沈偉健、樂勝鋒、陸逸菲、沈國濱、侯彥杰 | 二等獎 |
15. | 紙芯片生物傳感分析新方法及應用 | 濟南大學前沿交叉科學研究院,濟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濟南大學山東省建筑材料制備與測試技術重點實驗室 | 葛慎光、張彥、張麗娜、劉海云、李昊、于京華 | 二等獎 |
16. | 光聚合固化性能的實時測試分析技術及其應用 | 浙江理工大學材料與紡織學院 | 黃益、邵建中、南旭瑩、王成龍、王莉莉、孟一丁、孫廣東 | 二等獎 |
17. | 功能納米界面的構筑與生物傳感 | 曲阜師范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 | 渠鳳麗、孔榮梅、李國梁 | 二等獎 |
18. | 面向活細胞分析的分子探針的構建及應用研究 | 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河南理工大學資源環(huán)境學院 | 上官棣華、常天俊、張楠、劉祥軍、邴濤、柳影、金冰、周進、魏涌標、張鑫、吳尚榮 | 二等獎 |
19. | 基于分子印跡材料的樣品前處理和傳感分析 | 中國科學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濱州醫(yī)學院藥學院 | 陳令新、王曉艷、鹿文慧、李博偉、李金花、張忠、吳夏青 | 二等獎 |
20. | 核磁共振技術在生物煉制研究中的應用 | 中國科學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 | 王英雄、喬巖、侯相林、朱玉雷、Christian Marcus Pedersen、賈玲玉、譚靜靜、延秀銀、賈時宇、齊永琴 | 二等獎 |
21. | 食品中典型藥物殘留及藥物添加劑等質(zhì)控標準物質(zhì)研制技術與應用 |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北京市食品安全監(jiān)控和風險評估中心(北京市食品檢驗所),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 | 李秀琴、國振、毛婷、李紅梅、張慶合、路勇、紀潔、高方園、黃華、逯海 | 二等獎 |
22. | 農(nóng)獸藥殘留靶向納微快檢及非靶向篩查技術研發(fā)及應用 | 深圳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食品檢驗檢疫技術中心 | 岳振峰、張毅、張恒、陳波、靳保輝、康海寧、吳衛(wèi)東、謝麗琪、張建瑩、趙鳳娟 | 二等獎 |
23. | 基于納米材料構建電催化和傳感界面的新方法 | 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 | 李美仙、朱志偉、王譚源、卓峻峭、張瑾軒 | 三等獎 |
24. | 核酸損傷修復酶特異性熒光探針的設計和活細胞成像應用 | 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 | 趙美萍、翟筠秋、方思敏、陳露 | 三等獎 |
25. | 飼料原料NIRS/顯微NIRS在線/原位檢測方法與技術研究 | 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農(nóng)業(yè)質(zhì)量標準與檢測技術研究所,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中國農(nóng)業(yè)機械化科學研究院 | 楊增玲、樊霞、劉賢、韓魯佳、黃光群、周新奇、肖志明、興麗 | 三等獎 |
26. | 有機小分子熒光探針的合成與應用 | 蘭州大學化學化工學院 | 張海霞、張健健、祝新月 | 三等獎 |
27. | 靜電紡絲生物傳感界面調(diào)控及其性能研究 | 四川大學化學學院,四川大學化工學院 | 周翠松、肖丹、郭勇、袁紅雁、戴建遠、鄭保戰(zhàn)、寇興明、杜鵑 | 三等獎 |
28. | 基于G-四鏈體的無標記磷光檢測平臺在環(huán)境及生物分析中的應用 | 香港浸會大學理學院,澳門大學中華醫(yī)藥研究院 | 馬迪龍、梁重恒、何鴻章、梁嘉豪、魯莉華、鐘海靜、王茉荻、林晟、王萬河 | 三等獎 |
29. | 基于微流控芯片的單細胞電學特性高通量檢測技術及應用 | 中國科學院電子學研究所,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胸科醫(yī)院 | 王軍波、陳健、岳文濤、陳德勇、趙陽、趙曉婷、衛(wèi)元晨 | 三等獎 |
30. | 法庭科學領域毒品檢測急需標準物質(zhì)定值關鍵技術及應用 |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 | 蘇福海、李紅梅、戴新華、何雅娟、張偉 | 三等獎 |
31. | 基于光譜技術的食用油脂安全分析方法研究與應用 | 北京市理化分析測試中心,北京林業(yè)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學院,中機康元糧油裝備(北京)有限公司,國家認證認可監(jiān)督管理委員會認證認可技術研究所 | 武彥文、李冰寧、祖文川、劉玲玲、汪雨、歐陽杰、陳婷、相海、吳海文 、胡淑珍 | 三等獎 |
32. | 跨境大宗商品質(zhì)量、安全與環(huán)保保障技術開發(fā)與應用 | 山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檢驗檢疫技術中心,日照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綜合技術服務中心,防城港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綜合技術服務中心 | 張慶建、袁曉鷹、唐夢奇、岳春雷、郭兵、趙祖亮、丁仕兵、張西春 | 三等獎 |
33. | 基于極性分組的篩查技術在食品安全檢測中的應用研究 | 寧波檢驗檢疫科學技術研究院,寧波大學海洋學院,上海海洋大學水產(chǎn)與生命學院,寧波市牛奶集團有限公司 | 湛嘉、史西志、劉利平、曹國洲、樊苑牧、馮睿、陳先鋒、殷居易、鐘鶯鶯、劉小濤 | 三等獎 |
34. | 活體肺部超靈敏磁共振研究 | 中國科學院武漢物理與數(shù)學研究所 | 陳世楨、楊玉琪、郭茜旎、任莉莉、曾慶斌、劉買利、周欣 | 青年獎 |
35. | 基于二維納米材料的無標記電分析化學傳感器研究及應用 | 濟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 | 張勇、李嬌嬌、張益峰、史御書、張國慶、徐芮 | 青年獎 |
36. | 功能化磁性復合材料在痕量污染物分析中的應用研究 | 天津大學分析測試中心,天津迪科馬實驗設備有限公司 | 鄧小娟、李文斌、丁國生、崔蘭、林奎、郭前進、陳小平 | 青年獎 |
37. | 水產(chǎn)品中典型麻醉劑類藥物殘留檢測技術研發(fā)及應用 | 中國水產(chǎn)科學研究院 | 李晉成、劉歡、呂海燕、王書、李樂、吳立冬、李強、許玉艷、韓剛、房金岑 | 青年獎 |
38. | 稀土摻雜納米材料中稀土元素位置分析技術 | 湖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 楊雷、董家璋、蔣忠誠 | 青年獎 |
“中國分析測試協(xié)會科學技術獎(CAIA獎)”獲獎者合影